乳腺癌手术,顾名思义就是要将长在乳房上的乳腺癌做手术切除,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要在乳房表面留下疤痕。其实真正的乳腺癌手术,不止要给乳房“动刀”,有的还要进行腋窝淋巴结手术。乳房的手术不一定要在乳房表面留下疤痕,切口可以移到腋窝处。腋窝淋巴结作为乳腺癌淋巴引流的重要区域,也是乳腺癌手术探查或者清扫的重要部位。
而腋窝淋巴结手术,或多或少会对手术侧上肢造成一定影响,比如肩关节运动障碍、肌力下降、上肢淋巴水肿等。随着国家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民众保健意识的增长,目前乳腺癌早期发现的病例越来越多,早期恶性肿瘤的预后都很好,生存期长,期待有更高的生活质量。手是人类运动、感觉、交往的重要工具。乳腺癌术后的手功能训练,能更快地恢复上肢功能,让患者更好地康复,回归社会,恢复原本高质量的生活。
灵巧的双手在钢琴上翩翩起舞乳腺癌术后多久可以进行手功能训练,怎么“加速”恢复呢?
乳腺癌患者,医院的实际情况,往往术后1-7天就办理出院,住院时间并不太长。当护士提醒和指导患者进行手功能训练时,患者总是不当回事,因为医生很少在术后查房时强调手功能训练,患者就认为手功能训练对于术后恢复并不是很重要。
事实不是这样,医生很少提到,一是因为手功能训练属于术后护理内容,一般由护士讲解、示范、指导,让患者从了解相关概念、训练目的、方法、效果等开始,慢慢理解、接受,并能自觉按照要求自行训练。
由于患者文化水平、理解能力不同,患者学习掌握能力存在差异,有些患者学习接受比较慢,甚至严重依赖家属等,手功能训练的实际效果也存在差异。医生和护士同时指导手功能训练可能因为表达方式不同造成患者理解不一致,以为医护手功能训练方法不同。
护士进行手功能训练宣教二是术后一周内需要注意夹紧手术侧手臂,以促进皮瓣贴附胸壁、减少腋窝积液、促进切口愈合,这项动作更为重要,如果错过术后一周内的*金时期,任由手术侧手臂自由活动,皮瓣没有贴紧胸壁,腋窝引流量没有尽快减少,后续腋窝积液的概率几乎是百分之百,要想腋窝引流量按计划在半月左右减少到能顺利拔管几乎是不可能的,甚至可能出现两到三个月还不能拔管,甚至不得不通过必要的干预才能有效减少积液。
医生和护士同时指导手功能训练可能导致患者急于求成,过度过急训练。规范的手功能训练可以取得“最快最好”的效果,不规范训练反而可能促进腋窝积液的产生,影响术后恢复,“欲速则不达”。
医用前臂吊带有助于夹紧手臂当患者出院后直到拔管前一般建议一周内至少来门诊复查一次,复诊目的首先当然是查看有没有手术并发症,比如腋窝积液、乳腺术区积液、出血、感染、神经功能障碍等,如果有这些表现一定要优先处理,此外,切口换药也是需要定期进行的。
换药是有讲究的,根据不同切口恢复情况,有些需要使用普通盐水、有些需要75%酒精、有些需要浓钠、有些使用碘氟、有些使用呋喃西林进行换药,有些甚至还需要辅助其他药物。具体该如何换药,在门诊或者病房换药室一般都会安排专门的换药医生或护士进行,长期的默契配合大多不需要过多交代,个别特殊情况医生一般会专门说明。
术后伤口适时换药,促进伤口生长愈合很多患者会说,怎么医生和护士对于手功能训练讲得不一样?
其实医生和护士介绍的知识是一样的,只是手功能训练的阶段不同,介绍的重点不同而已。一般情况,护士主要介绍手功能训练的总体纲要、以“活动腕关节、肘关节”为主的第一阶段和以“内收肩关节”为主的第二阶段。相比术后一周后才开始的第三阶段、第四阶段训练来说,第一、二阶段训练相对容易掌握。
这里要重点说的是,术后1-2周开始是手功能训练的*金时期。由于手术创伤会导致机体发生“炎症反应”,进而形成疤痕,疤痕发展过程中还会发生挛缩,所以肩关节最容易受到影响。机体的“炎症反应”不同于平时大家理解的“感染发炎”,不能简单通过应用抗生素、“消炎药”就可以消除“炎症反应”、消除疤痕形成的。规范的手功能训练可以将内部的疤痕挛缩拉伸开,恢复手术侧上肢的正常功能。如何让体表的疤痕不那么明显和碍眼,我们另文再议。
术后体表疤痕,留下永久印迹医生开始介入手功能训练一般是在术后门诊随访。医生会根据术后恢复情况,建议患者开始手功能训练的最佳时间。护士所教患者做的第一、二阶段手功能训练,较少涉及肩关节,加上训练较轻松,目标容易达到,患者往往认为手功能训练是件很简单的事,甚至不用费什么功夫就可以做好,容易忽视困难。
实际上,手功能训练到了第三、四阶段,需要恒心、耐心、信心,需要付出努力,甚至要克服困难和忍受痛苦的。有些患者,遇到困难,不能正确看待,还用第一、二阶段的方法简单应付,自然效果不好,甚至会认为是医生、护士训练方法不同、要求不同、时机不同引起的。
遇到困难,学会正确面对患者术后一周内,医生强调的是一定要把肩关节夹紧,对于较肥胖的患者甚至建议用三角巾、丝巾、围巾等协助实现。肩关节夹紧和手功能训练其实是不矛盾的,但是由于两件事分别是由医生和护士对患者要求,患者训练时医生护士也不可能实时观察到,有些患者会出现手功能训练过度,肩关节夹得不够紧,或者肩关节夹得过紧,手功能训练不足等情况。
有些理解能力有限的患者容易误解为手功能训练和肩关节夹紧两者是矛盾的。从而在医生面前按医生要求做,在护士面前按护士要求做,这些情况往往术后早期不容易发现问题,但明显影响了后期的治疗恢复。
误会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下面讲一下乳腺癌术后手功能训练四个阶段的正确“打开方式”:
第一阶段:1-3天,依次屈伸手指,做数手指动作,握拳动作,每日3次,每次10-15分钟。手持握力球做屈腕、旋腕、屈肘动作,每日3次,每次10-15分钟。上下抬头、左右摆头,头部转圈,每日3次,每次10-15下。以上动作不宜过快。
第二阶段:4-7天,手持梳子抬肘梳头,触摸对侧肩膀,在对侧手帮助下做上臂上举过头动作,跃过头顶触摸对侧耳朵,以上动作每日3次,每次3分钟,动作中不宜外展上肢。鼓励手术侧手洗脸、刷牙、进食等。
手功能训练之——刷牙第三阶段:7-14天(视引流量),双手在脑后十指相扣,双肘在前开合扇动。前后摆臂。伸直肘、腕关节,指尖沿墙壁上伸,每日记录高度,逐渐递增幅度,直至手举过头,以肩关节为中心,向前、向后、旋转运动,适当后伸和小于5千克的负荷训练。
第四阶段:在第三阶段基础上继续手功能训练,可以利用社区健康器材,如上肢牵引器,双位肩关节康复器、吊环运动,可以打太极拳、木兰拳、交谊舞、广场舞等。
重在参与,贵在坚持,过程大于结果术后一周后开始的手功能训练,护士在出院前会进行一轮指导,之后主要由医生在门诊进行专业指导,如果需要术后继续化疗等住院治疗的,还会有机会得到护士进一步面对面指导。如果患者术后第一、二阶段手功能训练到位,后续恢复效果好,很快可以开始第三、四阶段治疗,治疗顺利的患者一般不会认为医生、护士指导存在不同。
而第一、二阶段手功能训练不好的,往往是因为对手功能训练存在理解上的误区,或者训练中有问题,由于基本上都容易伴有后续恢复往往比别人慢的情况,患者及家属也容易出现焦虑、畏难情绪,相互责怪。此时,患者及家属如果能及时按照医生、护士的个性化指导,调整思路方法,纠正存在不足,鼓励督促患者,发挥主观能动,必要时配合医生使用一些药物和操作,还有机会帮助患者取得较好较快的术后恢复。
家属要做好鼓励和督促工作医生、护士指导的重点方向不同,但也不存在矛盾的情况,毕竟最终目的是一样,都希望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