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学院教授、管理思想大师、《创新者的窘境》作者克里斯坦森,荣获“当代50名具影响力思想家”。年春,克里斯坦森被诊断罹患淋巴癌。他忍受化疗的煎熬,与病魔抗争,并反复思索自己的人生是否过得有意义,他领悟到“上帝衡量我的人生,不是用金钱,而是我可以帮助多少人,变成更好的人”。他为哈佛商学院毕业生发表了一场极具影响力的演讲: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这场演讲引人深思。在本书,克里斯坦森教授与大家分享了他曾向往成为《华尔街日报》的一名编辑、被自己创建的公司开除、发现对教学的热情、教养孩子以及对抗病魔等人生经历。
如果你是一位年轻人,这本书将指导你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幸福,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如何找到衡量人生的标尺;如果你为人父母,这是一本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教科书,书中的观点可以指导你培育出卓越的孩子;如果你是一位企业经营者,这本书会帮助你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从而帮助你的企业走向成功。
为什么一些非常聪明的人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从而导致人生的失败?这里面有着怎样的原因?只有明白了这其中包含的规律,其他人才能做出更好的选择。
如何确定你将获得事业的成功
唯一让人有工作满足感的方法就是从事你认为伟大的工作,而通向伟大工作的唯一方法就是爱上所从事的工作。如果还没找到这种工作,那就继续找。不要将就,要跟随自己的心,总有一天你会找到的。——史蒂夫·乔布斯
随着岁月的流逝,大多数人都把梦想丢弃了。我们将就着做一些因为错误理由选择的工作,并且开始接受“从事我们真正喜欢的工作是不现实的”这一观点。有太多的人沿着妥协的道路走下去,永不回头。想一想,你醒着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工作上,超过生活中任何其他事情所花的时间,这种妥协会慢慢侵蚀你的心灵。因此,你不要任由自己向命运低头。
1、真正激励你的是什么
如果不清楚什么是真正激励我们的力量,就不可能进行与幸福相关的、有意义的谈话。当我们发现自己身陷不快乐的职业,甚至是不快乐的生活中时,通常是因为我们从根本上误解了,或者根本不知道真正激励我们的动力是什么。
人们在理解彼此关联的激励措施与动因的概念上,有一条深深的鸿沟,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形成了两大阵营。
年,经济学家迈克尔·詹森和威廉姆·麦克林发表了一篇论文,它是过去30年来被引用得最多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关于激励论的,它的观点是:为什么管理人员不能按股东利益最大化这个原则来处理事情呢?正如詹森和麦克林所看到的一样,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只会拿多少钱办多少事。要使这种状况得到转变,就必须让管理人员的利益与股东的利益保持一致。这样一来,如果股价上涨,管理人员拿到的薪酬也更丰厚,皆大欢喜。
这种激励论的问题在于,它们解释不了非常明显的异常现象。例如,世界上最勤劳的人在为非营利性机构或慈善机构工作——他们有些在你想象不到的艰苦条件下工作,如灾后重建地区、饥荒国家、遭受洪涝灾害的国家……他们如果在私营企业工作,原本可以得到更多,但是他们却选择了报酬非常少甚至没有报酬的工作。还有,人们很少会听说哪个非营利性机构的管理者抱怨员工没有工作动力。
如果钱不是他们行动的动力,那么他们的动力究竟是什么呢?
第二个学派——通常被称作“二因论”或“动因论”—它刚好与激励论相反。它承认要得到想得到的需要付给人报酬,但物质激励不是真正的“动因”。人们做某件事真正的动因是:发自内心地想去做。这样,不论你身处顺境还是逆境,动因都将持续。
在动因论方面,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也许是最有洞察力的作者之一,他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一篇有突破性见解的文章,专门讲述了这个理论。虽然他是为经营企业的管理者写的,但是他对动因的发现也同样适用于我们所有人。赫茨伯格特别提到:通常认为工作满意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它涵盖了下面整个过程——开始时很开心,但一直走下去,到最后几乎可以用悲惨两个字来形容。事实上,我们大脑的工作方式并非如此,应该说,满意还是不满意是两个分开的、独立的衡量标准,这说明你有可能同时既爱又恨你的工作。
这个理论包括两种不同的因素:基础因素和动力因素。在工作中,由于一些基础因素不能达到我们的预期,会让我们感到不满。这里所说的基础因素包括地位、薪水、安全保障、工作条件、公司*策等,这些都很重要。基础因素不好就会给人带来不满,所以你必须解决水良的基础因素,确保你不会对工作不满。
与工作不满对立的并非就是工作满意,只是没有不满,工作满意和没有不满是两回事。
那么,真正让我们非常满意并爱上工作的因素是什么呢?那就是赫茨伯格研究中的“动力因素”。动力因素包括:有挑战性、获得认可、责任感、个人成长。因为工作本身的因素让你感觉做了对工作有意义的贡献。动力因素很少与外在刺激有关,更多的是跟自己的内心和工作的内在状况有关。
找到你喜爱的工作,你会觉得这一生没有一天在工作。真正热爱自己工作的人,会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是非常有意义的,他们把最好的精力投入工作上,所以做得很出色。我们应该时刻铭记在心:超过一定的临界点时,改善基础因素,如钱、地位、薪水、安全保障、工作条件、公司*策等都只是幸福的副产品,而不是产生幸福的原因。
动因理论建议你:问自己不同类型的问题,而不是总问自己过去问过的问题。比如说,问自己:这份工作对我有意义吗?这份工作将会给我带来发展机会吗?我还能继续学习新东西吗?我有机会得到认可、获得成就吗?我将会被赋予更多责任吗?这些才是真正驱动我们的动力。一旦你清楚了这点,什么是你工作中最重要的就会越来越清晰。
2、周密计划与偶然机会的平衡
了解驱使我们的动力是走向成功的关键一步,但只了解这一点,你只是成功了一半。事实上,你必须找到一种既能给你动力,又能使基础因素得到满足的职业。可是,如果真有那么容易,我们每个人岂不是都已经在从事这样的职业了?事实上,很少有这么简单的过程。管理好整个过程很重要——要把对人生志向的追求与偶然机遇平衡好,并在这个过程中做好管理。战略管理过程往往决定公司的成败,对于我们的职业来说也是如此。
战略选择来自两种截然不同的源头:第一种源头是预期机遇,可以看见并选择去追求的机遇。当你实施某项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