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系统肿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包括淋巴瘤,浆细胞肿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是血液系统常见疑难疾病。近年来,淋巴系统肿瘤在发病机制、分子标记、靶向药物等方向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乃至重大突破,部分患者5年生存期上升至60%~90%,逐渐由“不可治愈”向“可治愈”迈进。但是与此同时,治疗疗效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多数患者没有接受标准化治疗和全病程管理是导致我国淋巴系统肿瘤患者的5年整体生存率低的主要原因。淋巴系统肿瘤的全程管理包括院前科普宣教,院中精确诊断、规范诊疗、临床研究的开展、先进诊疗技术的应用以及院后的管理等。医院血液内科一直致力于加强淋巴系统肿瘤的规范化诊疗和全病程管理,旨在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愈率。
淋巴系统肿瘤的院前管理
科普宣教,提高民众对淋巴系统肿瘤的认知。为提高民众对淋巴系统肿瘤的认知,了解淋巴系统肿瘤前期征兆、治疗方案以及预后情况等,血液内科组建多名专家团队,开展“科普进*营”等科普宣教;并在新华大健康、湖南都市、湖南经视等主流媒体进行科普访谈;撰写科普论文、制作科普科普宣传册等。旨在让民众全面认识淋巴系统肿瘤,提高了民众对淋巴系统肿瘤的警觉意识。
淋巴系统肿瘤的院中管理
打造一锤定音的淋巴系统肿瘤专病中心,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淋巴瘤患者生存状况白皮书》显示,43%的中国淋巴瘤患者曾经遭遇误诊;患者从初次诊断到最终确定所患亚型,平均耗费时长为2.5个月,大部分患者为了确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与金钱。另外,多发性骨髓瘤的常见症状包括骨髓瘤相关器官功能损伤,如高钙血症、肾功能损伤、贫血以及骨痛以及继发淀粉样变性等症状,因此多发性骨髓瘤病人首诊科室往往是肾内科、心内科、骨科以及脊柱外科等,同时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也离不开这些科室的协助。
血液内科为了提高淋巴系统肿瘤的诊断率和治疗效果,联合肿瘤科、病理科、普外科、PET-CT中心、放射科等多个科室,组建了淋巴系统肿瘤专病中心。专病中心具备完善的MICM分型即细胞形态学(Morphology)、免疫学(Immunology)、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和分子生物学(Molecularbiology)技术,为淋巴系统肿瘤的诊断提供基础;同时专病中心还构建了以血液内科为中心的多学科会诊(multi-disciplinaryteam,MDT)诊疗模式。目前已进行淋系肿瘤MDT讨论60期,并搭建云端MDT会诊平台,主要服务三湘大地,并与全国各中心开展交流;并且专病中心还具备先进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等。淋巴系统肿瘤专病中心旨在为患者提供专业的、精准的、个体化、全方位的“一站式”诊疗服务,让更多患者获得病理精确诊断、治疗规范化,提高治疗有效率,切实为淋巴系统肿瘤患者解决了临床疑难问题。
制定淋巴系统肿瘤的临床路径,规范诊疗流程。为建立规范诊疗流程、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患者就医成本,提高医疗质量,医院血液内科根据国内外最新指南以及循证医学证据,完成淋巴系统肿瘤包括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等常见淋系肿瘤的临床路径,形成了一套规范的淋巴系统肿瘤的诊疗流程。
推进先进的诊疗技术,开展临床研究。血液内科积极推动临床试验,近年完成GCP备案,并迅速推进临床研究项目的开展。在年获批了“血液肿瘤靶向治疗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目前正在开展靶向CD19嵌合抗原受体T淋巴细胞(pCAR-19B)治疗CD19阳性复发/难治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Ⅱ期临床研究等CAR-T研究项目。同时还有多项新药临床研究在招募受试者:包括TQ-B治疗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单臂、开放、多中心Ib/II期临床试验;评价HMPL-治疗复发/难治边缘区淋巴瘤和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多中心、单臂、开放性临床研究等。
切实解决病人住院难、花费大等难题。随着血液病患者对移植的需求的增加,众多需要移植的患者“一床难求”。为缩短移植病人的候床时间,医院年完成部分普通病房层流病房改建工作,使层流仓达到20张,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推进和细胞免疫治疗的开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淋巴系统肿瘤长期治疗导致的经济负担是困扰患者及家庭的一大难题。为减轻患者及家庭的经济负担,血液内科引进医务社工,协助患者申报慈善项目减轻负担,全年协助家庭贫困患者,目前申请慈善基金项目五种,共计获得善款资助近40万余元,受益患者惠及17人。
淋巴系统肿瘤的院后管理
搭建院后管理平台,设立随访专员。血液内科建立了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等疾病的的APP,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