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血管外科任菲
婴幼儿血管瘤是儿童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约60%发生于头颈部。其典型临床表现是出生后1年内快速增值,以后缓慢消退(如图1、图2)。随着病变发展,血管瘤将经历增殖期,消退期和消退完成期。
▲图1
▲图2
由于婴幼儿血管瘤具有自行消退的特点,既往一直主张对血管瘤采取“静观其变——等待观察(waitandsee)”的治疗策略,任其自然消退或退化。大量临床观察表明,血管瘤自然退化后,局部往往遗留红斑、色素改变,毛细血管扩张,萎缩性瘢痕和纤维脂肪组织赘生物,不同程度的影响美观(如图3、4、5)。等待观察期间,血管瘤尤其是可见的头颈部血管瘤,给生长发育期患儿带来严重的社会心理伤害。部分患者为改善外形5~15岁时需行激光或整形手术。
▲图3
▲图4
▲图5
所有这些,都让我们重新思考“静观其变”的处理策略,是否对宝宝有利?
大部分宝宝父母们最关心的两个问题是:血管瘤会完全恢复正常吗?而恢复需要多长时间?
据报道,50%的血管瘤在5岁完成退化,70%在12岁完成退化,但其退化的程度尚无法准确判断和评估。即使6岁前完成退化的病变,38%可能遗留明显的畸形,影响美观(如图6、7、8)。6岁时后完成退化的血管瘤80%遗留明显的畸形,影响美观。因此,如果6岁时有一半的病变完成退化,则大部分(59%)会遗留下明显影响美观的畸形。因此,答案是血管瘤不会完全退化至正常,退化时间较长,何时完全退化不能明确。
▲图6
▲图7
▲图8
这种退化不全,时间又长,在儿童个性特点形成阶段,将带来严重的社会心理创伤。宝宝们在18~24个月即开始形成自我意识,从那时起,血管瘤的存在会影响到其成长的每一个重要阶段。同样,血管瘤的存也影响着患儿父母,让其感到内疚,自卑甚至失望,甚至表现出过度的保护意识。
近年来,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多样化,疗效也显著提高。现有的治疗方法完全可以改变血管流的自然病程。如药物、硬化、激光等多种方法在婴幼儿血管瘤增生期早期主动出击,积极治疗,可改变血管瘤的进程,控制血管瘤的生长,使消退期提前,消退过程缩短,减少瘤体残留,达到理想的美观和功能(如图9、10)。
▲图9
▲图10
希望宝宝们能得到及时就诊,宝妈们切勿消极等待,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让我们一起呵护宝宝的健康!
科室介绍
血管外科是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连续两届河南省血管外科主任委员单位,河南省介入治疗副主任委员单位,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及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郑州大学硕士学位授予点,年被郑州市授予“健康卫士先锋号”,较早建立“杂交手术室”,是河南省规模化的血管外科诊疗中心。在诸多周围血管疾病的诊疗方面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国内较早开展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杂交技术治疗复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胸腹主动脉外科及腔内治疗、胸主动脉夹层激光原位开窗技术等,其中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例数处于国内前列;引进多尼尔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实现浅表血管疾病的无创美容效果;淋巴管-静脉显微吻合术治疗肢体淋巴水肿效果满意;多切口分段剥脱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费用低、远期通畅率高。郑州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站在学术前沿,已主办省第1-6届血管外科年会及两届中南六省血管外科学术会议,主办华北血管外科论坛两次,并多次举办省内血管外科新技术研讨会。承担多项国家级、省级继续教育项目,接收地市进修医师百余人,培养研究生30余人。
诊治特色:(动脉系统、静脉系统、淋巴系统)1.颈动脉硬化狭窄的外科及腔内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支架植入术);2.椎动脉、锁骨下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等外周及内脏动脉疾病外科及腔内治疗;3.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等动脉疾病外科及腔内治疗;4.动、静脉血栓疾病,布加氏综合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等周围血管疾病的外科及腔内治疗;5.糖尿病足的综合治疗;6.各种血管瘤、静脉曲张、动静脉畸形治疗;7.肢体淋巴水肿的手术及非手术治疗。
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