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岁的曹阿姨是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细胞转移到颈部,多个淋巴结肿大,最大的有鸡蛋那么大,淋巴结相互融合粘连在一起,侵犯神经,使曹阿姨疼得夜不能寐,虽然使用了止疼药疼痛有所缓解,但癌细胞疯狂生长让她内心非常恐惧。医生说,还是赶紧化疗吧,如果有效果肿瘤会退缩,疼痛也能减轻,不治疗的话,后面可能会出现上腔静脉综合征,引起头面部浮肿,呼吸困难,会危及生命。
于是,曹阿姨毫不犹豫的选择化疗。经典的EP方案确实发挥了作用,第三天,曹阿姨就觉得脖子没那么肿胀疼痛了,用手触摸淋巴结,感觉缩小了近80%。这么快又好的效果,令曹阿姨和家人欣喜若狂。然而第四天,曹阿姨状态就不太正常,出现恶心呕吐、老是犯困想睡觉,小便似乎也少了。医生急查了血常规和肾功能,发现了严重问题,并与家属沟通,签署了病危通知书,这个情况让家属一时难以接受。原来曹阿姨的肾功能出现异常,血钾已经明显超过正常范围,随时可能影响心脏传导而出现心跳骤停。经过医生紧急处理后,第二天血钾逐渐下降,小便量增多,精神也有所恢复,这时候家属听到一个从未听过的名词—肿瘤溶解综合征。
肿瘤溶解综合征是什么?什么情况下会出现?
肿瘤溶解综合征属于肿瘤病人的急症,一旦出现需要紧急处理,否则有可能危及生命。肿瘤溶解综合征出现是因为一些对化疗比较敏感的肿瘤在化疗过程中及化疗之后,大量肿瘤细胞被化疗药所杀死,坏死癌细胞产生大量代谢产物并迅速释放入血,这些代谢物要经过肾脏排泄,增加肾脏的负荷,来不及排泄甚至有可能导致肾衰竭。肿瘤溶解综合征常见于对化疗比较敏感的肿瘤,比如: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小细胞肺癌等等。
肿瘤溶解综合征多数发生在化疗后48-72小时。典型化验表现是三高一低(高钾血症、高尿酸血症、高磷酸血症和低钙血症)及肾衰竭。病人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气短、心律不齐、尿量减少混浊、水肿、肌肉痉挛等等。
肿瘤溶解综合征的治疗主要是维持水电解质稳定平衡,通过水化、利尿、排钾、补钙等措施,改善高钾、高磷、高尿酸和低钙,密切观察电解质、肾功能和心电图变化。虽然肿瘤溶解综合征很危急,但只要有足够经验,早期识别,熟悉导致肿瘤溶解综合征的风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措施,就可以最大程度挽救患者的生命。
有些肺癌病人化疗前后很不愿意抽血,觉得自己太瘦体质太差了,反复抽血让身体更虚弱。其实这个观念是不对的,用于化验抽取少量血对身体并没有什么影响,更重要的是很多问题必须通过化验才能发现,比如出现肿瘤溶解综合征时必须每天抽血检查电解质和肾功能。化疗后不按时复查血常规和生化会非常危险。
胡洋,同济大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上海医学会肺功能学组成员,中华医学会成员。擅长间质性肺病、结节病、肺癌等肺部疾病的预防与诊治。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
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