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卒中患者日益增多
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女性不会发生卒中。实际上,每年新发或复发的卒中病人中,女性均超过了男性。美国最新的研究发现,现有美国万卒中人群中,女性万,男性万,超过男性约80万。预计到年,女性卒中的比例将高达60%。另一个严峻的现实是,女性卒中的预后通常较差。卒中居男性死亡原因的第5位,在女性中,却高居死亡原因的第3位!
女性卒中危险因素
在众多的卒中危险因素中,大部分危险因素在男性与女性中无明显差异,如年龄、吸烟、肥胖等。但有些危险因素在女性中更常见,例如高血压、先兆性偏头痛、糖尿病、心房颤动(房颤)、抑郁症和心理社会应激等。此外,还有一些女性特有的危险因素,包括激素水平变化、口服避孕药物、妊娠、先兆子痫等。
妊娠尽管卒中并不是妊娠期间常见的疾病,其发生率约34次/10万次分娩,但妊娠女性发生卒中的风险高于非妊娠的青年女性(21次/10万人/年)。卒中的发病高峰在妊娠期第3阶段和分娩后。妊娠期的生理改变包括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水肿、蛋白C抵抗、蛋白S水平降低、纤维蛋白原升高等,均是导致妊娠期卒中风险升高的原因。妊娠期相关的并发症,包括先兆子痫、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相关高血压等都可使卒中的风险增加。
口服避孕药物总体上,口服避孕药物的女性发生卒中的危险性略高于不服药的女性,但某些特殊人群,例如老年人、吸烟者、糖尿病患者、肥胖及高脂血症患者卒中风险明显增加。
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绝经前女性发生卒中的风险低于男性和绝经后女性。这一点让研究者意识到,雌激素可能是重要的保护因素。但临床研究显示,激素替代治疗不仅不能降低卒中风险,反而使卒中风险增加。
先兆性偏头痛很多女性都有头痛的经历,如果女性出现伴先兆的偏头痛,如眼前出现闪光点或暗点等先兆,则发生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的风险增加,尤其是年龄小于55岁的女性。
房颤房颤可使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增加4~5倍。尽管总体上男性房颤发病率高于女性,但在多种危险因素并存的情况下,女性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更高。房颤发生率与年龄密切相关,女性多高龄,房颤比例增加,故女性房颤患者卒中风险也高于男性。除了生理因素造成女性卒中与男性卒中有差异外,社会因素也对不同性别的卒中产生影响。另外,长期以来,女性社会和经济地位较低,女性进行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和控制的比例更低,一旦发生卒中后,女性得到的救治比例及救治水平均较男性病人差,说明女性更容易暴露在更危险的境地。这种情况,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更为明显,社会应该加大对女性卒中防治的投入。
女性卒中防治不容忽视
卒中预防在卒中二级预防中,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均可从阿司匹林治疗中获益,且风险降低程度相似。但在卒中一级预防中,阿司匹林的疗效具有性别差异。研究显示,阿司匹林可显著降低女性缺血性卒中的风险,而男性不能从中获益。因而,在评估10年心血管病风险和出血风险后,推荐女性使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而不常规推荐男性使用阿司匹林预防卒中。
颈动脉狭窄的治疗颈动脉狭窄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积极的药物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在选择这些方法时,除了考虑是否为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外,也应该考虑性别因素。女性与男性颈内动脉解剖结构及动脉斑块成分的差异可能是导致不同方法疗效差异的重要原因。资料显示,女性接受CEA的比例低于男性。对比CEA与CAS疗效的CREST研究显示,接受CAS治疗的女性患者围手术期卒中发生率显著升高。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证据,《女性卒中防治指南》仍推荐,在目前阶段治疗症状性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女性与男性无差异。相信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可能为颈动脉狭窄性别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卒中防治中同样重要。女性应保持正常体质指数,多食用富含谷物、坚果、橄榄油和低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适量饮酒,戒烟(先兆性偏头痛的吸烟女性卒中风险高,应强烈推荐戒烟),参加体育锻炼等。
改进防治质量改进卒中防治质量,也是女性卒中防治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研究显示,女性接受溶栓治疗的比例低于男性,且女性到院后接受医师评估和影像检查的时间均较男性延迟,尽管女性降压药物使用率不低于男性,但血压控制达标率低于男性。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女性卒中的防治效果。
药物治疗临床使用药物时,也应注意性别差异可能带来的风险。既往有脑血管病及冠心病的偏头痛患者,选择药物时要避免曲坦类药物,其产生的血管收缩效应可能导致心脑血管副作用。产前子痫的治疗通常会应用降压药物,要避免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这些药物可能对胎儿有害。华法林能通过胎盘,有致胎儿畸形的风险,在妊娠期女性抗凝治疗尤其是发生CVT时,应选择低分子量肝素类药物。
材料来源:世界卒中日宣传材料之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