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什么?这个答案很简单,每个人(包括一切动物)都有一颗心,那心究竟在什么部位?是在左胸部内跳动的位置。心有多大?答案为每个人的心是和每个人各自的拳头一般大。人有体重,那心究竞有多重?心的重量是人体总重量的一部分,我没有学解剖学,只读过《*帝内经》,王叔和的《脉经》两部古书,根据古书的记载,人的心重十二两(应该指成人的心)。人心是什么颜色?是红色。心在人体中起的什么作用?这个问题即简单又复杂。首先从《*帝内经·素问》说起:“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意为心是人五脏六腑,眼、耳、口、鼻、四肢,九窍的主管总司,这些脏、腑、五官、九窍都受心的统治和约束,人的喜、怒、悲、恐、惊、忧、思。虑、意、智皆出于心。心为七情之母。心让肺悲则哭,心让心喜则笑,心让肝怒则气上冲脑,怒发冲冠,心让脾思,则将日间所见的,所慕的如过电影般的思索起来。心有所惧而不胜,则命肾妙施技巧,予以对策。以上这些就是心起到的思想,意识,智慧等一切生命活动的不同作用。
心眼同一、眼睛所见之物传之于心,心有所象,象有所意,意有所思,思有所变,变有所化,化有所志,则变诸各种心的内在活动,而波及于外在出现的行为。其眼有所见,耳有所闻,鼻有所嗅,舌有所辨,身有所动,意有所虑,所形成的忿怒,憎恨,烦恼,诓骗,谄媚,骄恣,加害,嫉妒,悭吝,耻与不耻,愧于不愧,诚信与不诚信,懈怠,放逸,邪念,精神散乱,终日昏沉。
心为人的思想意识,精神活动以及一切生命活动的不同表现,因为人的血脉营气思想意识等一切精神活动,属于五脏所控的维持人体的物质基础生命活力之源。心又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之母。过度的放恣七情就会丧失智慧与思虑的能力,是造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为病的主要原因。
自古以来无论在战乱,饥荒之岁月,还是安居乐业之时代,人之内心总是不平静的,其争胜的心理皆有之,长期的操劳,辛苦,忧郁、暴躁、哀伤、惊恐与嫉妒不时的发生,尤以现代人,在商业经济的大潮中,浮躁的心理,紧张的生活和繁重的工作压力,以及由古老而文明的中国式的生活习性转型为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在大多数人的心理是不会安稳的,生活形式的不固定,工资收入的不稳定,爱情的复杂化,所造成对人生美好憧憬转化为悲观失望,畏惧现实的忧郁及狂躁现象,是导致人的内心不平衡与创伤形成的贪瞋,疑惑,见有不该见而生烦恼着,以成为思、想、受、识、行等,合宜与不合宜之事等的最根本原因。
总之,心为人的意识、思维、智慧、精神活动的起念和映诸于外的形态,这是从心的内在本能作用说的。再则就是心因阴阳气血的不足又兼外受风、寒、暑、湿、燥、火影响的本藏象与本脏器发生的全身性病变有关。脏腑发病的如:胸痹症,就是因心阳不足,风寒所袭造成之胸部阴寒弥漫,症见咳喘,胸闷,气短,舌腻,脉沉弦而涩者;因寒气侵入肺心形成的咳嗽、气喘、心悸者;因水湿内停、上凌心肺引起的心悸怔忡,尿少,水肿,喘肿不得卧,口唇发青的水气病(肺心病,风心病);因火气过旺,志劳过度形成的心悸,精神疲惫,梦遗,大便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的心阴不足症;由于心气虚造成的心不任劳,脾不任其虑的呼吸少气,舌淡白的心悸症;由于心脾气血双虚形成的盗汗,发热体倦以及妇科脾虚气弱,崩中漏下等症。由因脏燥形成的无故悲伤欲哭、精神恍惚不能自主时作呵欠者;由火入心经的口渴,口舌生疮或心热下移小肠,小便赤涩尿痛症;心中邪火内炽,迫血妄行形成的吐血,衄血、便血、溲血、舌赤苔*,大便秘结,脉或沉实者等的多种病症,还有因五劳七伤慢性病,气滞血瘀所导致的至今误认为的各种癌瘤病。
其实,大凡人体经过过度的劳虑,形成中气的不足,饮食不能滋养其所需的机体,造成某个机体的气滞血瘀,营卫不和所形成的新生物,如自然界中多种树木将枯死或已枯死时,树体本身出现的白色形似木耳的菌子是一个道理。余认为,那是一种生长在身体各部机体的、不为人双目能视察得见的疽,是一个道理。某个机体衰败引起的象征,具有生命的植物是不会长出这种菌子的。这个道理是否正确,尚需进一步的研讨,才能得出结论。
刘健
西京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
资深民间中医医师
刘健中医心病研究工作室负责人
图片
网络
编辑
小京
扫码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