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是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等多种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很多人身体某个地方一肿,就觉得要么是水喝多了,要么就是自己的肾脏遭到了攻击。其实这种观点是比较狭隘的,水肿的病理性因素并不是单单只有肾病(先了解一下极有可能是肾病引起的水肿的特点):
患者常在清晨起床后发现面部或眼睑肿了起来,过一段时间后/晚上水肿或减轻或消失,又或者是腿部或脚踝出现水肿,在比较劳累的状态下更为明显,休息之后水肿会得到改善。简言之,晨轻暮重,劳累加重休息可缓解。如果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医院检查,及早排查肾病,避免病情加重导致肾衰竭。
什么原因会造成水肿呢?浮肿有可能是心脏病、肝病、肾病,内分泌等疾病的信号
心脏疾病
如果患者经常坐着或保持站立,脚踝部容易出现水肿,调整姿势比如躺着,身体内的“水”也会随之流动,水肿转移到背部。患者如果伴有心率加快、乏力呕吐、呼吸困难,甚至检查显示心脏、肝脏增大,可能是出现了心性水肿。要想减轻或消除水肿带来的危害,主要是针对于心脏疾病进行治疗。
肝脏疾病
肝脏也会出现水肿,和上述两者不同的是,肝性水肿往往会出现腹水,甚至肝脏增大、患者的皮肤、眼球等位置出现*疸,提示肝病如肝硬化的到来。
营养贫瘠
此外,如果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也有可能会引起水肿,患者需要改善饮食习惯,适量多摄入瘦肉、蛋类,并辅以谷物类、蔬菜、水果,平衡膳食,经过一段时间后水肿即可消失。
身体出现水肿了,先别急,水肿可是有多重身份的哦~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更多肾脏健康问题,点击“阅读全文”在线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近端大动脉闭塞导致的卒中可能累及较多脑组织,其可引起致死性的(恶性)大脑或小脑水肿,局部颅内压变化可导致脑疝形成。在幕上梗死患者中,因小脑幕切迹疝而死亡的患者占发病1周内死亡患者的80%,占发病30d内死亡患者的1/3。因此,恶性脑水肿的早期识别和治疗对于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尤为重要。恶性脑水肿的治疗方式包括:颅内压监测、抬高床头、脱水、低温、过度通气和去骨板减压术。与其他任何治疗措施相比,去骨板减压术能够更大程度地降低颅内压。
去骨板减压术的临床应用,已有充分的证据支持。10年前,对三项关于大脑中动脉梗死后去骨板减压治疗试验(HAMLET、DESTINY、DECIMAL)综合分析发表后,去骨板减压术已成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标准的治疗方式。以上三个试验均纳入发病年龄在18~60岁的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试验结果显示去骨板减压治疗能使患者显著获益,生存率由25%提高至80%,手术治疗组的NNT为2。在手术治疗组,1年后改良Ranks评分≤3分的幸存者比对照组高一倍(NNT为4),但仍有45%的幸存者存在中度残疾,改良Ranks评分为4分的幸存者是对照组的10倍。无论是左侧半球还是右侧半球,去骨板减压治疗均能够使患者明显获益。在60岁以上的患者中,两项试验研究结果发现,去骨板减压术仍然能够显著降低死亡率,但其对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有限。目前,去骨板减压术对老年患者的益处仍有争议。
目前,手术最佳时机和影像学标准仍不明确,完全依据年龄和梗死体积而不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决定是否手术治疗,可能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手术干预。但是,出现显著的临床症状后再行去骨板减压术治疗并不能使患者获益。目前,对高危患者进行预防性手术治疗的试验正在进行。在很多中心,早期意识状态改变或影像学发现的进展性脑水肿和脑组织移位是手术治疗的绝对标准。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患者机械取栓治疗术后应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其是否会对去骨板减压治疗造成影响尚不清楚,需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判断。
在后颅窝,应警惕梗死面积超过小脑上动脉或小脑后下动脉供血面积50%的患者。如存在脑积水,可能需要同时进行脑室外引流。大约40%的小脑大面积梗死患者需要进行后颅窝减压治疗,在这部分患者中,74%的患者均能获得良好预后(改良Ranks量表评分≤2)。这可能是由于小脑承担非重要功能,即使有大面积梗死也可以被很好地代偿。因此,后颅窝去骨板减压一旦有指征应积极进行。
参考资料:
Post-thrombectomymanagementoftheELVOpatient:GuidelinesfromtheSocietyofNeuroInterventionalSurgery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