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地丁》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地丁、地丁草、紫花地丁、小鸡菜、扁豆秧。
药科——罂粟科植物紫堇的干燥全草。
产地——分布于辽宁、河北、内蒙古、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
药类——清热解毒。
药性——寒。
药味——苦。
入经——肝、心、大肠。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主治——时疫感冒,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痈疽发背,疔疮肿痛。
现治——流感,上呼吸道感染,感染性疾病,腮腺炎,淋巴结结核,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急性传染性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黄疸肝炎,肾炎,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蜂窝组织炎,淋巴管炎(红丝疔),化脓性感染。
参治——温病,高热,烦躁,瘰疬,痢疾,指头感染,麻疹热毒,水痘,湿热疮疡。
药理——抑菌,消炎,抑病毒。
用法——水煎,捣汁,外用(煎汤洗患处或捣敷)。
用量——水煎(常量3~9克,鲜品量30~60克),外用(适量)。
禁忌——孕妇慎用,体虚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