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水肿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王建祥教授积极布局多种疗法,而非CAR
TUhjnbcbe - 2024/3/3 16:16:00

据公开数据显示:北上广医疗中心淋巴瘤患者5年生存率已达60%以上,几乎和欧美国家持平,医院在内的全国家医院多位淋巴瘤患者5年生存率仅37.2%。这些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血液肿瘤在临床上缺少有效防治手段的现状,这对血液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提出了挑战。关于这些挑战,处在临床治疗一线的医生们如何看待?又有哪些解决策略?

基于此,IGC组委有幸于第五届中国国际免疫基因治疗论坛(10月11-12日,北京)会前邀请到:临床一线权威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血医院副所长王建祥教授,请他分享其在肿瘤免疫细胞治疗临床研究的宝贵经验,及对于该领域发展策略的一些独到见解。

中国医院副所长、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中华血液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JHEMATOLONCOL副主编,从事白血病临床与基础研究,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CD19和CD33的CAR-T。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多项国家级基金资助,以主要作者发表SCI论文60余篇。

IGC组委:您在血液疾病领域有着30余年的丰富临床诊疗和创新研发转化经验,您如何看待目前细胞治疗在国内的发展?国内今年也迎来了首款细胞治疗产品的上市,您认为细胞治疗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王所长:

首先,细胞治疗在国内现在发展的速度非常迅猛,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第一是新产品多;第二是投入的研发企业多;第三是参与的临床研究机构也多;第四更关键的是,研究者和从业者对产品的期盼和探索细胞治疗的热情很高。

我认为国内的细胞治疗主要还是集中在免疫细胞治疗上,特别是以免疫增强性细胞为主,这是目前在国际上迅猛发展的一个典型代表。一个主要表现是以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也简称CAR-T细胞,体现出我国从事临床研究、基础研发,以及做开发和扩展新适应症的研究热度是非常高的。目前,在国际上我国所注册的研究数量目前是最多的,也体现出大家对细胞治疗有效性的高度认可。

国内已经上市的首款细胞产品,使得细胞治疗领域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新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新的挑战。正如刚才我所讲的,细胞治疗发展很迅猛,但是也需要进一步做提升、做跨越的地方,比如说刚才所讲的细胞产品的上市,现在做的细胞治疗还是以技术探索为主,逐步地迈向产品的上市。从一个细胞治疗技术到一个细胞治疗产品需要一个巨大的转变,这个转变的要求是多层面的,包括通过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乃至上市后的质量的把关、临床管理,都有一系列严格的要求。所以说从技术转到产品,也意味着一个质量的巨大提升,也包括成本的大幅度提高,这意味着产品上市以后患者所面临的治疗费用也会有所提升,这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也是行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另外一个挑战是,在治疗的适应症方面,目前在血液肿瘤领域疗效比较好的包括淋巴瘤、白血病骨髓瘤,但是对其他实体瘤相对来说效果比较差。因此,血液肿瘤依然是一个重要的突破方向,希望借助血液肿瘤治疗的突破,带动并引领其他肿瘤治疗的发展。这是血液肿瘤治疗在整个肿瘤治疗领域所起的一个牵头或者引领的作用,将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IGC组委:您认为如今的细胞免疫治疗临床应用还存在哪些挑战?未来的治疗技术将会有哪些发展方向?

王所长:

关于细胞治疗,大家提到最多的就是最有效的CAR-T细胞,一般以CAR-T细胞治疗在血液肿瘤治疗中效果很好,其主要的靶点有CD19,当然还可以扩展到CD22、CD20,更远的还可以扩展到BCMA靶点。细胞治疗现在之所以这么有效,首先在技术上做了很多探索,但是想要真正成为规范、规模生产的上市细胞治疗产品种类,还是和具体实践存在较大差距。对于产品的质量把控目前还未能满足临床需求,因为采取的品类不多,对于以后的大规模使用来讲还是不能够满足临床需求。所以希望这些细胞治疗产品的技术尽快通过新药注册、临床试验、研发途径、注册途径转向细胞治疗产品,这个过程中的挑战就是如何合理地控制成本。

另外一个方面,一个细胞治疗产品所经历的程序非常多,每一个层次都需要适当的把关。它的成本费用还是比较高的,因此如何合理控制好成本,使得细胞治疗产品能够让广大患者用得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挑战。

第三个就是这些细胞治疗产品的制备速度也是一个重要挑战,目前许多细胞治疗产品是以个体化视角制备的,需要的制备时间比较长,等到制备结果之后,病人病情发生了进展。现在有很多企业在研发通用型、现货供应型的细胞治疗产品,这样可以缩短部分时间,然而这些缩短对于市场来说远远不够,仍然需要大量投入研究,使得产品可以尽快地广泛使用。

第四个,细胞治疗产品除了CAR-T一枝独秀,还需要扩展其他种类的细胞治疗产品,包括以TCR-T、NK细胞为载体的细胞治疗。以上这些是目前已有的,但是还需要做积极拓展,直到该领域拥有多种布局,能根据不同种类的肿瘤采用多种不同的治疗方法。

IGC组委:您是CD19、CD33CAR-T主要研发者,近期您和您的团队在血液疾病的治疗研发与转化中做了哪些工作,进展如何?

王所长:

作为一个临床工作者,工作中需要面对患者,患者所出现的问题能够使得我们发现这些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这也指导了我们在科学研究上应该做什么去解决哪些患者疗效不好的问题。在长期的工作当中,大家也都注意到急性白血病的疗效非常差,尤其是成人的急性淋巴瘤,大家都在探索如何改进临床疗效,我们做了很多具体研究去探索急性白血病的发病机制、病理过程,并发现了一些治疗靶点,也做了小分子化合物的研究,期待发现一些小分子药物能够干预这些白血病发生、发展的进程或者逆转其生物学的过程。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转化成药品的小分子化合物。

在免疫治疗方面,探索如何使用免疫治疗的方法来治疗白血病,这是基于我们研究单位的长期工作积累,比如我们单位里有很多很好的杂交瘤细胞株,用于制备单克隆抗体和免疫分型,正是基于这些杂交瘤株,我们可以工程化的制备出基因工程的抗体,并且通过基因工程抗体可以开展很多免疫治疗的研究,包括双功能抗体、单克隆抗体乃至CAR-T,所以说我们的CAR-T都是基于我们单位自己建立的这些杂交瘤株及其程抗体序列来开展研究的,是有别于其他单位所开发的CAR-T。

当然CD19和CD33分别是代表淋系和髓系的重要抗原。在CD19的抗原里我们研究出的CAR-T最早在年的取得了第一个病例,现在已经拿出了一期的临床实验,现在正在进行二期临床试验,其适应症包括难治性复发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难治性复发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对于其他靶点我们也做了大量创新研究,有CD20、CD22、CD、BCMA等多种CAR-T细胞治疗技术,并且还做了双靶点,包括CD19、CD22、CD、CD、BCMA,CD38。目前对于新型CAR-T治疗技术的基础研发,进展相对来说比较顺利。从实验室到临床转化,制备出临床使用级的细胞治疗产品还需要时间、需要场地,该过程受制于制备车间产能等问题,因而无法将所有研发的新型CAR-T细胞治疗技术都应用于临床,这也是需要进一步提升的方面。

除此之外,针对其他免疫细胞,比如NK细胞,我们其实也做了很多有别于国产已有的技术研究,包括我们探索出NK细胞的多种扩增技术和提高转染效率的技术,使得NK细胞,特别是从外周血来源的扩增效率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转染效率大幅度提高,这样就很容易制备基因工程改造的NK细胞。

我们也将修饰化的T细胞和基因工程抗体联合使用,创造出一种新型的免疫治疗技术。其实T细胞被修饰之后,可以将其改造成一个通用型T细胞,T细胞输注之后再使用抗体,使得抗体结合到T细胞上,通过抗体再把T细胞拉到肿瘤细胞上,是一种Fcgama受体修饰T细胞的技术。最近我们也尝试在合适的病人比如乳腺癌或淋巴瘤患者中分别使用单抗或者赫赛汀抗体介导的细胞治疗,我们希望能进入临床试验。

IGC组委:由您倡议的“中国免疫细胞治疗协作组”已经成立,依托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中心、中国医院(血液学研究所)邀请了国内血液病相关机构联合成立。您作为理事长,能为行业分享下目前协作组已经开展了哪些工作?未来将会有哪些计划?

王所长:

正如我前面所讲,国家细胞质量发展非常迅速,开展了很多的临床试验,尤其是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但是关于现在临床试验的具体结果如何,其实大家还不清楚。这些临床试验开展都顺利吗?临床试验设计是否合理?如何设计、执行、管理好这些地方,其实就是我们免疫治疗领域经常讨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希望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做讨论、做规划,把临床试验是否设计好、扩充临床试验是否是重复、回答临床核心问题是否明确、是否反复的在做、有没有必要再做等作为主要内容,希望大家能做一些高水平的临床试验。

或者说,希望开展一些比较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有一些临床试验是重复,但是重复的实验如果能够做出高质量的,能够证明每一个技术、每一个产品确实是质量非常好的,需要比较好的临床试验设计、临床实验执行程度以及临床实验的管理,才能保障临床实验所带来数据是可信的、规范的,所做的临床试验结果是可信可靠的以及这款技术好还是不好,这是我对于临床试验和质量管理的一些见解。

我们现在做了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对临床试验、临床和免疫细胞产品在院内使用的质量管理,在医院进行了多环节的讨论。管理的过程非常重要,因为这里面的环节非常多。国家也倡导了对于细胞因子风暴和注重管理的这种共识,这对业界也是一个很好的规范。

IGC组委:非常感谢王建祥所长的精彩分享!敬请期待王所长在IGC会议现场带来更多血液肿瘤等临床研究的宝贵经验分享!

END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建祥教授积极布局多种疗法,而非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