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由高尿酸血症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当肾脏不能将体内产生的尿酸及时排出体外时,血中尿酸就会升高,日积月累,就会发生痛风。
痛风又称王者之病,生活水平越高,发病率越高,其发生有明显的性别倾向,男女患病的比例为9:1,女性多数发生于绝经后,到底与激素水平有关还是肾脏的排泄能力下降有关尚不清楚。
体液内尿酸过饱和后尿酸盐结晶的沉积是痛风发生的基础。相对于机体来说,体内沉积的尿酸盐结晶就是一种异物。机体对所有入侵机体的异物的处理都遵循同一个流程,就是用炎症细胞把它包围起来,先试图消灭它,释放各种炎症因子,就形成了组织损伤,因为尿酸盐结晶相对于机体免疫细胞来说,就是庞然大物,根本不可能消除,于是机体对这个异物会进一步包围,于是临床上形成了痛风石。所以,痛风实质上就是体内产生异物的沉积及清除失败的一种结局。
痛风发作时,表现为一个或多关节的红肿热痛,最常受累的关节为跖趾关节,可以伴发热等全身症状。
痛风和发生于关节周围的丹*症状极为相似,都表现为局部的红肿热痛,都可以伴有发热,无经验者不易区分二者,临床上误诊者比比皆是。
二者的鉴别诊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痛风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丹*好发于各个年龄,特别是有细小伤口及淋巴管阻塞者;痛风好发于关节周围,表现为以关节周围的红肿热痛,而丹*通常为肢体的弥漫性红肿热痛;痛风常伴有血尿酸升高,而丹*与尿酸无关;痛风服用NSAIDs可以很快控制症状,而丹*必须抗生素治疗方有效;痛风在控制摄入含嘌呤的食物后部分可自动消退,而丹*不用抗生素治疗会持续存在;痛风缓解后可以周期性发作,并遗留痛风石,而排除诱因后的丹*再发的可能性低。
痛风急性发作的治疗主要口服止痛药,秋水仙碱用于痛风治疗已经数千年,但因为其巨大的副作用,美国禁止其用于临床。别嘌呤醇常用于治疗痛风的药物,但其引起的重症药疹致死率极高。
平时减少进食含嘌呤丰富的动物内脏、肝及豆类有一定预防作用,病人应减肥以减少发作。
寻求不良反应小的治疗痛风的药物是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