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水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杨浩贤精益求精,做有温度的胸外科医生
TUhjnbcbe - 2023/7/4 20:18:00

电话接通了,略带沙哑的声音通过电磁波传过来,夹杂着几声咳嗽。已经是晚上10点,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外科主任医师杨浩贤结束一天的手术,驱车回到家,才有空与记者通话。

这天是星期一,从晨光熹微到星光闪烁,杨浩贤共做了6台手术。术后探视完病人,收到患者家属发来的短信,感谢他和团队的认真付出,并表示非常有信心面对未来,“疲倦一扫而空”,他语带欣慰。

作为国内较早开展机器人手术的胸外科医生之一,年至今,杨浩贤带领团队已主刀完成约台机器人胸外科手术。

为了推广新技术,服务更多患者,他经常连轴转。上周四完成手术后连医院开展机器人手术,周六去东莞讲课,周日又到惠州支援3台肺癌手术。连日的奔波,喉咙已经渐感不适,却一直没来得及好好调整,“能帮助别人并得到认可,我感觉再辛苦也值得。”

▲杨浩贤

与手术机器人共舞

年5月,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STS)机器人外科研讨会举办了一场机器人胸外科模拟手术大赛,来自世界各地的40多名青年专家在此一较高下。

比赛采用的机器人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第四代机器人手术系统,在美国已是主流产品,但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杨浩贤能行么?

答案是:行!

“99.7分,第一名!”经过激烈的角逐,世界机器人外科手术引领者、布朗大学的AbbasE教授和匹兹堡大学医疗中心的I.Sarkaria教授共同宣布,杨浩贤是“世界冠*”,并一起为其颁发了冠*证书。

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外科医生风采,掌声雷动,鲜花簇拥而来,但杨浩贤十分清醒。回想25年前,这位从多年历史的山东青岛小城即墨走出来的青年专家说,决定学医是因为“做医生很具体”,“我当时眼界不大,只是觉得与其他专业相比,我知道医生能做什么。”

抱着这样一个实在的念头,年,杨浩贤考取中山医科大学,被分到临床医学全英班。从家乡青岛到广州,火车要开50多个小时,从*海边出发,跨过*河、长江,一路晃晃荡荡到了南海边,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开启了一段新奇的人生旅程。

在校园里,杨浩贤学习勤勉,成绩优秀,临近本科毕业时决定读研深造。20岁出头的小伙,敢拼敢闯,认为外科最具有挑战性,就决定往这方面深耕。为了确定报考哪个科室,他专门跑到中山大学肿瘤中心看宣传栏上的专家介绍,“一看排在最前面的是胸外科专家,于是我就报考了胸外科的研究生,师从知名肺癌专家吴一龙教授。”

杨浩贤是硕博连读,博士毕业时,医院工作。医院创建于年,以呼吸系统领域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危重疾病等为诊疗特色,是我国胸外科领域的领头羊之一,手术量在国内数一数二。在这里,杨浩贤专注肺部疾病,打下了扎实的临床基础。4年后,他又回到广州,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做博士后研究,师从知名胸外科专家傅剑华教授。

“进入新时代,我不想简单重复前人道路。”在临床实践的时间长了,杨浩贤越来越体会到,普通微创手术已经达到一个瓶颈,要想突破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的力量,年,他决心到大西洋彼岸学习更先进的技术。

▲年5月,杨浩贤在第四代机器人胸外科模拟手术大赛中荣获冠*

过程并不顺利,最初他申请的是国外留学奖学金,但审批时间长。后来,国家留学基金青年教师出国研修计划在高校选拔人才,要求申请者提交出国研究计划,杨浩贤的题目与机器人肺癌外科相关,一个代表肺癌外科发展方向的国际前沿领域。

申请在年批了下来,一年后,杨浩贤漂洋过海,进入世界肿瘤学殿堂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学习。

一进去,杨浩贤就被震撼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18个设备齐全的手术室,其中7个已经配置了机器人。主刀医生不必直接接触患者,甚至不用穿手术服,而是坐在操作台前,通过传感器将操作指令精准地传给机器人,机械臂就可以精准手术。

“这次留学对我的职业生涯有重要意义。”杨浩贤说,此后他几乎每天都泡在模拟实验室训练,同时琢磨开展机器肺癌外科相关研究。

当时,美国在机器人手术技术层面已经有很深入的发展,但在患者长期生存领域却缺乏有说服力的数据。他做了大量文献调研,写了论文综述,向癌症中心胸外科主任DavidR.Jones教授和机器人肺癌手术权威BernardJ.Park教授提出了科研设想,得到两人的肯定和大力支持。

“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是全世界最早做机器人手术的医学中心之一,又有长时间随访资料,我在此基础上进行大样本总结。”杨浩贤说,他精心设计研究方案,对比分析机器人、传统胸腔镜及开胸三种手术模式,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与传统胸腔镜肺癌手术相比,机器人肺癌手术能够减少患者疾病复发,5年无病生存率提高了7%。“虽然这一结果需要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证实,但已足够引起对机器人肺癌手术的重视。”

“我们进一步分析,其中一个原因是普通胸腔镜手术因器械限制,清扫淋巴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是复发转移的重要原因,而在机器人加持下清扫会更彻底。”杨浩贤介绍。年回国后,他仍继续这项研究,年成果发表在世界外科领域最权威的杂志《外科学年鉴》上,成为全球第一个系统比较机器人、普通胸腔镜和开胸三种手术模式长期疗效的研究,得出机器人肺癌手术长期疗效的令人鼓舞的数据。

然而仍有遗憾,这是一项回顾性的研究,采用的是历史资料。为了弥补,也为了实现超越,年起,在中山大学的资助下,杨浩贤牵头上海、北京、成都、山东、四川等省市的20医院,计划通过对多例患者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比较机器人手术与普通胸腔镜手术在早期肺癌中的长期疗效。

“现在已经完成记录余例,预计3年实现目标。”杨浩贤满怀期待,这是该领域全球第一个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我们瞄准国际前沿,完成后,中国机器人肺癌外科将实现从赶潮儿、弄潮儿到领潮儿的蜕变。”

让手术变得更简单

时光如流水,杨浩贤回国时,机器人手术刚好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设备昂贵,数量有限,胸腔镜手术依然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肺癌微创外科技术。

“还有没有改进的空间?”杨浩贤一直在思考,并决定开拓单孔胸腔镜肺癌手术。很快,这个追逐机器人手术的青年医生让不少人大吃一惊。

年6月,在年度胸外科优秀青年医师手术大赛中,杨浩贤荣获肺切除组华南赛区冠*;一个月后,斩获全国冠*。同年9月,他又创造一项纪录: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切口只需3厘米,手术出血不超过50毫升,患者次日可下床行走,被称为“微创中的微创”。

“我的手是典型的外科医生手。”杨浩贤说。他的手不大,柔软而有力。为了增加双手灵活度,他每天都在模拟器上练习,还刻意用左手打篮球、羽毛球。

年6月,一位肺癌患者从网上得知杨浩贤在做机器人手术研究,慕名而来。杨浩贤也觉得,自己开展机器人手术的时机成熟了。

为了保证万无一失,他做了精细设计,带着助手反复推演。中国人与美国人体格不一样,若按照在国外培训的方式一成不变,机器手臂在患者体内可能会互相干扰。为此,他将二氧化碳等气体注入患者体内,利用气压扩大胸腔,同时改变打孔位置,成功用机器人手臂将患者肺部病灶切除下来。

从这一台手术开始,杨浩贤就坚持做好清晰录像,以备研究,这让他进步神速。某胸外科网络平台有一个点击量很高的教学视频,实际是他的第三例手术。

“相较于传统的胸腔镜手术,机器人具有高清三维视野,可以将视野放大10~40倍,清晰地看到人体组织结构。机器人手臂也更加灵活,可°转弯,向前后、左右、上下等7个自由度移动,让手术操作更便捷。”杨浩贤说,许多高难度的手术也能轻松实现。

▲杨浩贤(左三)指导外院专家开展机器人手术

年8月,61岁的陈伯来到中大肿瘤中心找到杨浩贤。他胸部长了个11.6厘米的肿瘤,位置非常刁钻,沿着上纵隔从胸腔延伸至颈部。胸腔镜手术操作难度极大,而传统开胸手术需要从身体右侧切入,劈开整条胸骨,暴露胸腔到颈部,才能将紧贴甲状腺的肿瘤剥离。这样的手术风险太大,患者很可能下不了手术台;即使成功,术后康复也会非常缓慢。

机器人手术减轻了风险。杨浩贤熟练地操作机器人,在陈伯体内灵活转动,从胸腔到颈部,抽丝剥茧般将肿瘤一点点地剥离。完整切除后,肿瘤组织被机器人手臂放入特制标本袋,然后在瘤体内置入导流,将囊肿内积液吸出来,再将其完整取出。术后,陈伯身上只留下几个8毫米小孔,1天后就能自行下床活动。

除了高难度,机器人手术能实现精细化操作,在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上有更为突出的优势。

40多岁的患者李叔是羽毛球爱好者,通过精细的手术设计,杨浩贤在李叔身上肌肉的间隙打下小孔,把机器人手臂放进去,既完整地切除了肿瘤,也避免造成肌肉损伤。术后不久,李叔就回到他热爱的羽毛球场。

还有一位女性纵隔肿瘤患者,非常注重形象,不希望身上有明显的创伤。她还曾做过胸部医美,因为肿瘤巨大,普通腔镜手术无法完成微创切除。杨浩贤为她定制了个性化手术方案,分别从胸部边缘及其他文胸能覆盖的地方打下小孔,术后恢复,小孔的痕迹几乎难以察觉。

“以往医疗技术落后,肺癌患者只求活下来。随着技术进步,肿瘤治愈率越来越高,对术后生存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杨浩贤在临床中发现,每个患者对切口都有不一样的要求,后来他想,干脆推出“私人订制”服务。

最先体验的是一位40多岁的女性患者。她酷爱游泳,害怕身上留有明显伤疤。杨浩贤只告诉她,手术会有3个切口,你想在哪里就在哪里。患者不信,杨浩贤就让陪护的女儿带她到厕所,在身上画出想要的打孔位置。

患者出来后,杨浩贤也很惊讶,因为母女俩画的3个孔两个与他预想的高度重合:一个在右侧乳晕下,一个在乳房外周侧面手垂下的地方。只有另外一个,母女俩画在前方胸骨前,不符合医学原则,被杨浩贤调整到腋窝下。

“很多时候,医生跟患者考虑的问题很一致。”杨浩贤说。后来,关于切口的位置,他直接将选择权先交给患者,再进一步帮助修正患者不符合医学原则的想法,向个体化手术迈出了重要一步。

除了实现“私人订制”,机器人还有一大优势,就是可以实施远程医疗。杨浩贤有一个愿望,希望有一天能用国产机器人开展远程手术,“我在广州,病人在新疆或其他地区,有设备、有网络,我就可以做手术,避免了患者长途奔波。”

做有温度的外科医生

这是一个紧张的时刻,也是一个平常的时刻。手术间里,无影灯亮起,手术机器人乖顺地等待着。护士将机器人牵引到手术台前,助手将它的3个机械操作臂和一个内镜臂分别从预先打开的洞口伸进患者胸腔。一切准备就绪,杨浩贤稳稳地坐在操控台前,按照事先设计的方案,手脚并用,熟练地指挥机器,裸眼3D加上放大10倍的视野,胸腔内的淋巴结、神经等清晰可见。

操作室和手术室被透明玻璃墙分开。操作室对无菌的要求没有那么高,方便医生观摩学习,“零距离”直击手术操作的每个细节,手术室内的情形也可尽入眼底。操作室内还配有一个超大液晶显示屏,实时显示杨浩贤的手术视野。

躺在手术台上的是一位70多岁的老烟民,画面显示他的肺部已经沾染了很多“烟熏色”。PET-CT诊断他患了肺癌,有的做法是将肺叶一切了之,但杨浩贤不嫌麻烦,坚持先切除病灶,等待病理确诊,以免盲目扩大手术,造成不必要的过度创伤,并且一直在操作室等待。半个小时结果出来,不是癌。还没真正开始动刀子,手术已经宣告结束。

“机器人让手术变得更加精准,我要尽一切努力避免主观上的失误给病人带来痛苦,不该吃的药绝不开,不该做的手术绝不做。”杨浩贤说。在不少患者眼里,他是一个奇怪的外科医生,经常劝人不做手术。

冯姨是湖南人,去年体检发现肺部有磨玻璃结节,她不放心,经人介绍才来广州求医,想做微创手术切除。“从检查结果来看,你的结节没有增大,定期随访就行,不用手术。”听完杨浩贤的诊断意见,她有些惊喜。

▲杨浩贤耐心问诊

杨浩贤见过太多类似的患者,明白他们的疑惑与担忧,于是不厌其烦地解释,劝阻。他说,门诊患者大多是磨玻璃结节,可分为三类情况,一是确诊肺癌,病情发展快,需要尽快手术治疗;二是怀疑肺癌,但病灶小,估计恶性程度低,发展缓慢,如果不增大、不恶化可以不做手术,恶化了再做手术,效果也很好;三是基本确认为良性,隔几年查一次CT就行。

医生需要投入更多精力的是第二种,杨浩贤见过许多患者因此焦虑,睡不着、吃不香。

有位东莞患者被诊断为磨玻璃结节,时常处于忧虑中,有时候甚至想跳楼一了百了。杨浩贤得知后,周末特意开车去患者家喝茶聊天,劝他说:“你如果真的想做手术,我可以帮你做。但作为一个专业医生,我劝你不要做手术。”

一位顶尖外科医生专门来劝自己不要做手术?患者想了想,这是从来没有遇见过的场景,一直压在心里的大石也放了下来。

也有无奈的时候。一个30多岁的患者双肺多发磨玻璃结节,因为家人不放心,没有听杨浩贤劝阻,医院做了手术,出现术后气促、气短的情况。

门诊时遇到需要特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杨浩贤精益求精,做有温度的胸外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