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本是50岁以上人群发病较多,但最近,医院却接收了一位年轻的患者。
小胡今年22岁,“平时打电竞游戏比较多,经常熬夜到清晨五六点。”小胡说,这样的熬夜,差不多持续了一年。早在一年半以前,小胡的腹股沟就出现了一处肿块。
因为肿块不大,所以也没太在意。随着时间的推移,肿块肿胀到足有一个拳头大小,医院就诊。然而不幸的是,22岁的他被确诊为恶性淋巴瘤。
小胡的情况并非个例。前不久,一名21岁的女大学生也被确诊为淋巴瘤,病人小李连续几年经常熬夜到凌晨两三点,后来渐渐出现消瘦、贫血等症状,直到体检发现肠梗阻才得到重视,进一步检查后,已经是淋巴瘤晚期,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机会。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淋巴瘤发病率年增长率为7.5%,是目前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经常接触放射线的人群,如医护人员、曾接受过放射治疗的病人;自身免疫力低下,有免疫性疾病或器官移植史的人群都是淋巴瘤的高危人群。
另外,长期熬夜会降低身体免疫力,身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器官功能的损害慢慢显示出来,就可能造成一些比较严重的疾病,特别是淋巴瘤等恶性肿瘤。
淋巴瘤一般高发于20—30岁,及60岁以后两个年龄段。由于全身上下,任何部位都可以长淋巴瘤,所以表现比较隐匿,不易被察觉,能够早期发现症状,及时就诊,治愈率会大大提高。
约有六成到八成的淋巴瘤症状为无痛性颈或颈淋巴结肿大,并且左侧比右侧要多。肿大的淋巴结会压迫到神经和邻近的器官进而导致其他症状,一小部分病人会在喝酒后会出现淋巴结的肿痛。
20%~30%淋巴瘤患者表现为发热、盗汗、消瘦,发热又有低热和间歇性高热之分。另外,肿大的淋巴结会压迫食道引起吞咽困难,累积在消化道还会出现腹痛,胃部不适、腹泻的症状,压迫气管则会导致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
淋巴瘤病因尚不明确,但与病*感染(EB病*感染)、辐射、化学药物接触等密切相关。因此从环境因素着手,避免接触各种射线及一些放射性物质,不接触有关的*性物质,如苯类、氯乙烯、橡胶、砷、汽油、有机溶剂涂料等,不食用被污染的水、农作物、蔬菜鱼肉,不吃发霉的食物,可以从感染源上预防淋巴瘤,防止病从口入。
而过多地食用“重口味”的食物,如腌制品、辣条、烧烤食物等,会增加患淋巴瘤风险。一些年老体弱或有某种疾病遗传基因的淋巴瘤高危人群,可以酌量吃一些含碱量高的碱性食品,如山药、海带、苦瓜、香蕉、芒果、茶叶、咖啡等;保持一周3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运动量,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预防淋巴瘤。
临床统计分析发现,大多数淋巴瘤患者前期都有不同程度的情绪和心理问题。人体的免疫功能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人体的免疫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受情绪的调节。长期处于低落或压抑的状态下,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内分泌系统失调,内脏功能减弱,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加大患淋巴瘤风险。保持好心情,做一个爱笑的人,比任何灵丹妙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